游走在无诂与无诠的诗意里(十一) ——诗潮流——2017网络诗歌作品精选(代序) 文/李哲夫
诗歌语言是需要一种张力来支撑的,这个所谓的张力,早已超出了那个物理学的名词,当一个物体或被描述的意境受到所呈现的拉力作用时,而让阅读者感受到一种内心向外持续涌动的,就是诗歌存在其内部垂直于纵横交错的相互牵引,我们理解的这个力,或许就是一种张力。诗歌能通过语言的张力,来具体表现出事实或事实之外的物象来引导情感的一种宣泄或激荡,由此达到一种怀想与生命向上的领悟,诗歌不单一的过分渲染,能有微微的闪亮的光芒足矣:
“一种声音渐行渐远 河沿上的蛙鸣 独自吟唱被忽略的夏天 当夜行船抵达一个陌生城市 我依然听到母亲的呼唤
故乡,有时就是一个影子 在漆黑的夜里 找不到流浪的身” ——冷万国的诗《故乡》。
《故乡》这个诗歌标题,其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去抒写与怀念的,它已不单是一般性的“存在”象征,它是每个人的牵挂,它的某种隐喻,或整体浮现,让这种象征或,更加的充满一种思念或一种神秘感。对于故乡的思念与怀想,尽管最终的“流浪”或出走都坚定无比,但仍预示着某种潜在的未知性与不安的浪潮涌动。思想的维度,已被诗人镀上一层金:“……在漆黑的夜里/找不到流浪的身”,是因为故乡荡气回肠的蛙声,在一个游子的内心拉拉扯扯。诗人在这里所描述的不仅仅是故乡或乡音,而是“我依然听到母亲的呼唤”,生动而又形象地描述了一种神思遐想里的可见性与不可遇见性的事实。同时又标识出诗人冷万国内心深处的某种“可述性”的思想情感与思维的力量,让母亲呼唤的声音,从一个城市穿越另一个城市,以此间接地隐含着一种长久远离的心灵召唤与感染之力量。 诗歌第二小节的快速转换与演变,它是通过一个“影子”来开始这种类似于泛滥的情感与“莺飞草长”的现实由此而深入一个炎热的夏天突变的异样。在诗人的视野里,并不是所有的离别都是值得去怀想的,而是对于故乡长久的离别,而让内心的不安以及它的令人不安。在这种不安的角色互换演绎里,我们因此而去重新理解和认识诗人内心对于故乡牵挂之情的强烈。或者,用一种大家彼此都熟悉与认识的蛙声,来听取诗人内心怀想的纠结,即是幸福的又是痛苦的,又及令人煎熬的。这似乎让一种思念在本质上成为一种事实。现实的思念其实是比异乡还异乡的地方。这是可怕的现实事实,由此让这首诗一下子变得深入与有了深刻的意境。从这首诗歌里,我们感觉到作者善于用简单与平凡的事情,挑出某些纠结与牵挂的东西,有效地压住某种容易爆发的力量,让它们持续地汹涌,并逐渐释放,让我们在他的文字里面不断回味和反复琢磨之中,伸一伸舌头,眨一眨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