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潮流s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802|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在诗歌的十字架上看见无惧与豪情

[复制链接]

307

主题

7142

帖子

1万

积分

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28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9 11:14: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诗歌的十字架上看见无惧与豪情
                ——三人作品合集《蜕变的粉妆》里的诗歌印象(代序言)
                                                      文/李哲夫



网络,为诗歌带来另一种繁荣的同时,也让这个虚拟的世界,更加的喧嚣起来,喝彩声,悲悯声,叹息声等等,层出不穷。而我更愿意看见的是它兴旺与繁荣的一面,诗人与诗人之间的见面,诗歌作品的交流更加的容易起来,彼此的靠近,相互的了解。诗人之间,对于诗歌的看法与见解,以及思想与观点的转变,由此体现出一种文化的进步。因此,我可以明确地说,网络的方便与快捷,让写作者或诗人的眼光也开阔与明亮起来。
三人作品合集《蜕变的粉妆》应运而生,不可否认地说,它与网络的繁荣分不开的。我只有去充分地肯定与褒奖,没理由去怀疑或打击他们对于诗歌的热爱与激情。而对于作品的结集出版,当是诗人罗良成、姚世英和游书洋的一件盛事,也是一种成就感的体现与几年来诗歌创作所取得的成绩的一种肯定,也是一次总结和作品的呈现。能有这么一次难得的机会,对于他们,得之其一,足矣。
与诗人罗良成(网名:罗莫傲天)的认识也有好几年了,从乐趣园时代的“嘉陵江文学论坛”,到“诗潮论坛”再到现在的“奔流文学论坛”,几次搬家,都少不了他一贯的支持,与我之激动和感动,我只能用自己的真诚去关注和关心他与他们的文字,我没理由去怠慢他与他们的热情,更没理由不去支持他与他们。
有着中医世家背景的他,玩起文字或文学来,犹如他对于悬壶济世的深刻理解,他的认真与执着,已在网络里得到体现和验证。他的文字,更犹如他医治病人的痛一样,总是在细心与干净的文字里调理展开与结束。他所理解的诗歌,就是以一门十分讲究的与清晰的文字艺术。在朦胧诗盛行的年代,被左右甚至与彷徨其间,仍有着他自己独到的分析与见解,可借鉴,可变化还可转换,能达到一种意境,能深刻,也没有什么不好。被一种所谓的“朦胧诗意”所俘获或左右,乃至坚持与执着地写或创作,由此明白,诗,不能仅凭某种情绪或意趣来完成。
他的诗歌,真是犹如他的医术与艺术人生之简洁明快。小诗,或我们常说的短制的诗歌文字(只是相对于句子的精短而言),却是极其讲究艺术性的,远比散文、小说更苛刻,因为它要在“方寸”之间施展拳脚。如:

空空
了了
天下众生
这楼亭如此空空
你们也如此而了了了吗?             ——罗良成的诗《了空楼》

诗歌《了空楼》,拷问的是芸芸众生。楼是一相,却可映照众生相。有不可思议之妙。诗歌长短句子的穿插,摒弃诗歌里所忌讳的“工整”,由此让诗意在不知不觉的“渗透”里得到强化。空空,了了词语的并排或重复,同样是一种强化与展开,简短的文字,铺陈也不多,却含蓄的呈现。诗歌的标题,被诗歌的文字与小小的情节以展开的姿势来破译。这首诗已经跳出了当下诗歌所充斥的个人化的小情感描述。其间,已体现出它在某一面的撼动人心的力量,早已不是某些诗歌作品在温室中的自叹身世的一种“利欲”与“私心”。诗歌,不能总是在缺失里,失去对于现实或人文的关怀。

我戴着面具还在逃亡
在人群中眺望那苍茫的黄土下
葬着我前世的新娘
亘古的秦朝月,仍照着我,仍照着她的坟
仍照着多少不眠的窗……                ——罗良成的诗《回想》

营造一个亦迷亦真亦幻的世界,将自己置身其中,叫人倍感美好事物在回忆里,又来去匆匆;这都是作者对事物良好把握的原故,真正地让诗的清晰迈向诗的丰富与诗歌的一个高度:“戴着面具还在逃亡/在人群中眺望那苍茫的黄土下/葬着我前世的新娘”。开头三句,仿佛是给出一个悬念与一种时空转换的悲悯里,诗歌文字里的穿越与诗人思想的穿越,让诗意由此深刻与震撼起来,一种遥远的悲切,在是空非空里,能将这种悲悯填满的,是一座坟茔和思念里的怀想与牵挂。
诗歌《回想》,充满了一种轮回感。同时也充满作者对永恒的追认。一轮明月照千古。新娘在荒冢之中,却因“我”的不眠而活着。“我戴着面具还在逃亡”,这是一句富于传奇性的句子,能充分勾引读者极大的想象空间。诗人是心灵孤独的苦行僧,这种孤独与思念,真正的来源于俗世的羁绊与苦闷里的忧郁,只有那种刻骨铭心,才是一种情感的真挚体现,而不是无病呻吟里的装腔作势。

只轻轻一碰
心便飘飞了
水面也斑斓起来

我原本可以不落水
却被你的世外桃源彻底诱惑

打捞河塘月色之后
我醒来
又不知身在何处……                ——罗良成的诗《多情的浮萍》

在心与水、浮萍和月色里,诗人紧紧围绕这四个物象来深入与切题和引申,虽没什么新奇的词句,却能深刻地道出,寓意自己的多情浮萍:“我原本可以不落水/却被你的世外桃源彻底诱惑”。被爱之迷惑而落入那个陷阱,爱之深沉,让自己忘记,都不知到底是谁在打捞谁。在多情的浮萍里,这样的缠绵是幸福的眷恋情怀。若爱情诗写之“有道”,这首诗,比较深刻地道出了诗人创作中的一种水准。可以说是“精道”地延伸与转换与承接。一句:“又不知身在何处……”,结尾的悬念,让爱之深处的“境遇”,在遐想里完成。
诗歌《多情的浮萍》颇具有“深藏不露”的感觉。但是诗人表现出的“深”里,非下半身。而是事后的那种处于恍惚之中的陌生感。因而又多了一些“荒原”的情景。由此,使这首诗更具无穷的回味。
诗歌的意味深长与回味无穷,总是建立在一种意境的“深”里,不胡乱地延拓,从而导致拖沓或琐碎,总会在有意与无意之中牵引我们的思维或眼睛,不露声色地将一个“核”悄然掀开,这便是诗人罗良成使之诗意“成形”的可能。

菜花,一片片剥落
风,在清明的雨里吹荡
丛林的墓碑上,纸幡飘摇
鸟的鸣叫里,余烟袅袅
山外,一个个人影
提着冥纸自白云深处走来走去          ——罗良成的诗《三月的墓碑》

在这里,在这首《三月的墓碑》的诗歌里,仿佛是诗人走在诗歌的十字架上,为一个思念,为一篇回忆的文字,为清明的雨里,成为荡来荡去的风。天空、河流与山峦,以及那些:“鸟的鸣叫里,余烟袅袅”,“山外,一个个人影”,一切的悲悯与哀痛又选择了谁,会要谁来承担一种缅怀,把心与思念铭刻;那是一种说不出的痛苦,被千百次的洞穿。心,犹如:“提着冥纸自白云深处走来走去”,那因悲痛,而无限扩张又缩紧的心,不仅仅只在一个痛里,在各种思念与怀想的目光注视下:“菜花,一片片剥落”,它会不会发出虹一样的光芒?它又会是怎样的一种哀思?那些思念会让人累吗?在这里,诗人没有说出来,诗人只是用了:“提着冥纸自白云深处走来走去”,他是把一种隐忍的思念,像香烛一样的被搁在燃烧的额上或心上。
诗歌《三月的墓碑》,显然是在观察。并且还是比较冷静地,写出了生死之间的交往,从而引人嘘吁不已的文字。
在这里,我不敢说这首诗歌所表达的是怎样的一种思念或哀思里的忧愁或沉痛,或带有古典情怀的理想主义与悲剧色彩,或与唐代大诗人杜牧的“清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给一种困顿或困惑的心灵带来一丝清凉的慰藉。但是,诗人以个人的感受和情感遭遇来反思,多少可以看出一种哲学性和宗教式的意义来。
可以这样的说,诗人罗良成的诗歌是来自他自己内心的,与他在QQ里沟通过好多次,对于生活,对于他所处的环境,他是热爱的与关注身边发生的事的,他的写作从不摒弃外界、从不排斥他所热爱的那片土地。事实上,他的很多作品都有它自己的亲身经历与深刻的人生体验,人间烟火味十足,他的那些体验,我想是能归属于他自己的一种“内心体验与情感写作”。我们从他的每一首诗中,都能读到他诗歌背后隐藏着的某个忧伤或一些欣悦的故事。譬如他的《雪的女子》、《忧郁与美丽》、《漂木》、《子夜无歌》等等,其诗思或触须,无不紧紧抓住大地以及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与事物。而他非常喜欢使用的一个意象——“雪”,“夜色”、“风雨”,也常常因为:“一截木头从远处漂来”,而让“波浪高高举起”。——选自罗良成的诗歌《漂木》“我的呼吸比气泡好一点/还能从容走远/远处,一缕炊烟/把我思念的心渐渐拉开”——选自罗良成的诗歌《水泡》,而将自己与现实以及与生活的土地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他诗歌里面出现的一些极富悲剧色彩的结尾,如此直抵人心。谁能说,那“独语”和“独酌”的歌者,不是另外一个精神层面上的普罗米修斯或在诗歌的十字架上,因此让我们看见的无惧与豪情呢?

诗人姚世英的诗歌更多的来自于他所处的生活的故乡,以及他所热爱的大海,或世界级天然深水良港——三都澳和具有“中国海带之乡”、“中国紫菜之乡”,素有“海滨邹鲁”之誉的——霞浦。
他敏感、辽阔而强大的内心世界里,真正体现出他诗歌内核里的黑夜和白昼,以及他心灵不受外界侵袭与干扰的扇贝,他像一个括号内的冰臼。由此,让他能更安静地谛听或观看他诗歌里的内心世界。一如他“自我”苏醒式的退隐,诗歌《黄昏》就是这样像一望无垠的地平线或一望无际的大海,横亘在:“黄昏藏不住过往的影子”,以及“总能看见被谁点亮的灯光”而“我在昏黄里找到一双臂弯和温暖的乡音”思念与怀想的大地之上。这已是不一样的黄昏,这是新旧更迭里的:“翘首的老屋,逃不出对现代的欲望”以及在“炊香的尽头”,那一生向往与幸福的“臂弯和乡音”。

黄昏藏不住过往的影子
翘首的老屋,逃不出对现代的欲望
尘世,在尘嚣里无论走多远
总能看见被谁点亮的灯光
葫芦挂在窗前
炊香的尽头
我在昏黄里找到一双臂弯和温暖的乡音         ——姚世英的诗《黄昏》

    2010年后,诗人姚世英再次经历了一次思考与创作上的阵痛,又一次蜕变地“由外向内的审视与翻转”,更加自觉地,关注故乡的土地与情感上的抒写,诗人都明白越是地域性很强的文字越是具有民族性,越是民族性的,才是具有世界性的这个道理。从而使其诗歌的容量更为坚实和阔大起来。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包括《厦门海滨长廊》《桐乡油菜花》《海边小镇》《溪柄狮峰寺》《南岸公园》《金钟瀑布》《翡翠谷》《黄山迎客松》《崇文弄》《上金贝金湖》等等在内的一批看似游记类型的地理诗歌,其风格鲜明而又意指宏阔或隽永的作品,并在一些有影响的诗歌刊物发表了很多诗歌。
几只蟋蟀站出来
灵魂闪现
透气的表针从身体里苏醒
雨后
没什么比虫鸣走得更远
那些金属的质地
穿越时空
找到许多敏感的共鸣音
它们在风雨里悟出什么又竭力留住什么
一次次缠绕
一层层秋意将我剥离,透凉……             ——姚世英的诗《秋声》

这首诗在诗人姚世英的许多诗里,写得是很通透的一首,不能说是我也很喜欢的一个。从诗歌《黄昏》与这首《秋声》,足够让我们了解他的诗风。他的诗总能让你暴露与潜行与他说的“显形”与“隐形”的世界里,并随诗人的《秋声》,而“翩然掀开”出他构思里显示出的的精气与惊奇:“几只蟋蟀站出来/灵魂闪现”的“显形”空间,而让“秋声”非同一般,诗人运用自如的意象语言如:“蟋蟀”、“表针”、“风雨”,再次让诗人的“心象”之“光芒”如闪电雷鸣之有声有色。
诗人依托的“秋声”从不“故弄玄虚”,以秋虫唧唧,啼鸣或风雨的质地来展现季节的声音,诗人的“内心涌动的心象”,犹如诗人在海西观光游览里的翡翠谷风景,给游人所提供进入景区的栈道。(在这里,我们更多的是指读者与诗人之间的一种共鸣)季节更迭,时光流逝,浮光掠影一般的流连或一瞥,都有赖于诗人将事物之观察的细腻,全都展开在掷地有声的铺陈里:“它们在风雨里悟出什么又竭力留住什么/一次次缠绕/一层层秋意将我剥离,透凉……”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姚世英的《秋声》,还有诗人一直向往的有着:“那些金属的质地/穿越时空/找到许多敏感的共鸣音”的声音,尽管诗人的写作面向季节,敞向天空。诗人姚世英,他找到了和看见了季节转换的短暂与时间流失的叹息。这犹如古希腊哲学家希波克拉底说:“艺术长存,而我们的生命短暂。”诗歌作为又一种精神家园,他的脚,始终站在他所热爱的那片土地,并留下深深的印痕。

海风吹不尽
海面,一座渔村,鱼排为户
家有城池一样的鱼池
门外,水的巷叉,桨声穿插廊桥,鹭鸟斜飞
惬意的流水
酒楼
炊烟
渔歌
海雾之上李白醉书明月
初阳背影
出海的男人眼见弃物飘浮成岁月的浑浊
心中一片乐土不在
海市蜃楼岂能更加持久?           ——姚世英的诗《在斗帽山看海上浮城》

向上飞起时,必有一种强大的动力,这个动力,就是诗人的底蕴与修为,也是诗人创作的源泉或基础。只有当诗人找到了他所需要的动力或基础,才能去实现对于大地有质感的有情感的深处触摸,才能发现他自己固有的“精神闪电”。诗歌《在斗帽山看海上浮城》,诗人以其渺小的自我,悲悯的情怀去关注大自然的博大,以其显示出他孤独地钻探大地之力:“家有城池一样的鱼池/门外,水的巷叉,桨声穿插廊桥,鹭鸟斜飞”。窥见大海的辽阔,自我渺小的心灵。“初阳背影/出海的男人眼见弃物飘浮成岁月的浑浊/心中一片乐土不在/海市蜃楼岂能更加持久?”他时时刻刻地关注着故乡的大海,他在用文字耕耘、锄弄着这片心灵之地,他是真不想看见那些纯净的海水被污染,他就像一个:“出海的男人眼见弃物飘浮成岁月的浑浊”。他在用泪水一样的海,营造或制造更大的盐湖。——“心中一片乐土不在/海市蜃楼岂能更加持久?”这就是一个诗人的良心,在用自己的心血和泪水耗尽自己的爱,仿佛是开篇的愉悦与中间部分的莺歌燕舞,到最后结尾句的悲哀烘托,一个问,是千万次问之后的好多次,在这里,已经不能用次数来统计了。他的关注与悲鸣情怀,造成了他自己并非为了自己的心灵欢愉或慰藉。
作为中学教师的姚世英(在网络上的笔名:杀毒,之后还用了海西男孩,海西和西海)我俩也多次在QQ里和长途电话里沟通,他自己的诗观或创作体会或诗歌的认识与评论或见解,有很多相同与相似的观点,也有不同的地方,我只认为做朋友或诗人朋友,求同存异,没什么不好。
我一直是这样的认为,好的诗人,总会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好的诗人是需要真诚、睿智和学识与教养的,需要有相对自由的心理状态或自由的空间。诗人不是一个完人,但他自己或他的作品总是喜欢去追求一种完美的,或是一个比较纯净与纯粹的人。把诗当做灵魂,境界,尊严,甚至是骨骼和血液,诗就成为他的一切。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又是能感动人和具有感动世界的语言。在作品中渗透出个性,在作品中让一种生命力持续和永恒,所以我说,诗人,也是有个性的。在这里,诗人姚世英的那份静美、幽秘或独孤的情愫以及故园,故乡或亲情的诗歌作品的充分展现。由此让我们去追索并指认他灵魂深处的一种深刻记忆。他的《十五的月》、《咆哮的风》、《冬日晨光》、《风声刻下的名字》、《贫血者》、《八音盒》、《火车向北》《金蛇头》等等,都可归属于这一类型的作品。从中,我们可以读到和欣赏到,他生活中的种种际遇或另一层面的精神境界,从而引发出微弱或激荡的心灵潮汐。
对于诗人姚世英来说,从2009年他参加的三人作品合集《峰之星语》,到这次的三人作品合集《蜕变的粉妆》的出版,时间过去了4年,而在这四年里,可以说是他的再一次蜕变,再一次的向着诗歌新的高度的展翅,其文其意,对于诗歌又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时光在流逝,诗人在进步。面对文学作品的欣赏,看似一种享受,同时又有一种对于文学作品的分析与批评或鼓励之中一种探险,中肯的意见或建议,是诗人想要获得的又一种心灵的安慰。
从姚世英的诗歌作品里,我已经看到他留在内心深处的屐痕和光芒,以及光芒与光芒之外的色彩变幻,他的文字在运用上已显得得心应手,没去单一的静止描写:“向北,生命如夏季风流逝/鸟翼越是竭力,背离理想之王国越远/向城市的浮躁深处望去/不见旧爱浪花/北去,行行歇歇,昏昏噩噩/夜半骚乱,初涉火车的孩童,我记住了“鹰潭”/凌晨一大片平原向我雄阔的展开/黄山很高很大气/前来叩拜/我只是福建的丘陵”。——选自姚世英的诗歌《火车向北》孤立地去对于风土人情的外貌或性格上的肤浅表现,总能让我获得一种比较新鲜的精准表达,在跳跃转换,深入与细腻的呈现时,语言的潜在力和缜密的思考,抒情和描述的奇异结合。由此,让我的眼前持续闪烁着渔村或海滩的灯光与阳光和月光,忽明忽暗与鲜艳和鲜活地叮咚起舞在诗歌的海洋。

清纯与青春的游书洋,是生活在山城重庆古镇磁器口的青年诗人,从小就在古镇的大街小巷与青石板或坡坡坎坎的大道小路爬下爬上,古镇厚重的文化底蕴,或多或少都给青年诗人游书洋带来深刻影响。那古镇的老街老房和老街坊,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庙宇,都给人流下难忘的记忆,那些动人传说或民间故事,总是引人入胜,令人回味与向往。

白日燃尽
夜里的灯,安谧、柔美
如一泓发光的泉,翻开那些花朵,如同推开一扇扇门
它与它们静静躺着,沿笔直铁轨漠然远行

我用记忆连起一个个星座
用古镇的神话和童稚的臆想给它们命名            ——游书洋的诗《泉》

看见这个诗歌标题,就让我有想评论一番的冲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因为这个标题,总是会让人浮想联翩,这不仅仅是生命之源或标题与诗文的简洁与明快,还是这个名字,让我想起世界名画,法国画家安格尔的油画——《泉》。其实,在青年诗人游书洋的这首诗歌里,已经深深感觉到和体会到以及领略到《泉》这首诗歌的用词用句的出奇与出新和构思的巧妙,真是有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在里面涌动。起句的不凡,由此展开与铺陈,让诗意之情节生发开去:“白日燃尽/夜里的灯,安谧、柔美/如一泓发光的泉,翻开那些花朵,如同推开一扇扇门/它与它们静静躺着,沿笔直铁轨漠然远行”。诗歌的第一个小节,在自然与开阔里,灯瀑如泉水倾泻,绝妙与精彩的文字,在向岩石撞击,那声,那音,那情,仿佛都在这里,它还让我想起黄果树瀑布和海西那边的金钟瀑布,飞流直下的恢宏气势与声音。寓意与喻体都在一个深刻里,比喻的用词非同一般,又不同凡响。形象与生动里,那情那景让人留恋与向往。画面感极强的呈现,让我的眼睛与心境豁然开朗与明净起来:“……夜里的灯,安谧、柔美/如一泓发光的泉……”,真是那样的,真是十分的柔美,出奇与奇特的思想境界,让诗歌有了更多的耐读性,由不得你不被感动不被震撼:“……翻开那些花朵,如同推开一扇扇门……”
这首犹如精彩到极致的文字,还让我想起人们常说的文章的豹头,虎身,凤尾的韵味来,诗歌的结尾也是别致的。诗人想到的泉,是用自己的名字来命名的,这是一种铭记,是一种难以忘怀的爱之泉。想象的雪地,有如注的灯:“用古镇的神话和童稚的臆想”,来诠释一个没有出现或根本就没有发生的,或是只在梦幻之中的释迦牟尼像前的灯光,最是令人难忘的茫茫夜空里的星光,这星光有如淡淡香气的鲜花:“它与它们静静躺着,沿笔直铁轨漠然远行”……有的诗人的诗歌作品,喜欢将诗歌的奇笔之处,诗尾,当做诗歌的一种提升,自然的处理得像汽车的尾灯,持续的光彩照人,犹如无限好的夕阳。诗人游书洋的家乡就在古镇磁器口,所以,他对于古镇或怀念故乡的文字也是很多的,也是深刻与深情的,在诗歌《泉》的结尾小节里,出现古镇这个名词,这个特定的意象,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虽然看不出更多的古镇元素,依然能看出他对故乡与古镇的依恋,有这一点,已经足矣。
    在创作中所进行的周密的思考,轻松的表达里,会让诗歌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还会给读者带来另一种阅读的喜悦,诗歌的气场与磁场,就非同一般了:“/忧伤的文字还要走多远/纠缠的念头何时停歇/昨夜的梦,残留在那里依然看不清/宝轮寺钟声响起之时/风不停地吹/一直找寻的,真是我想要的吗”——游书洋的诗《只有江水》。这是一首比较有深度的文字,也是诗人的又一种忧思与伤感之外的情感体验,在看似寄情与山水之间,却到处呈现一种生活中的些许无奈,思念与思想,在困惑里,同时也在《只有江水》里再次徘徊。

忧伤的文字还要走多远
纠缠的念头何时停歇
昨夜的梦,残留在那里依然看不清
宝轮寺钟声响起之时
风不停地吹
一直找寻的,真是我想要的吗

是什么让我短暂停留
是什么萦绕耳边
是什么……
此刻,只有江水闪闪发亮           ——游书洋的诗《只有江水》

诗人离不开生活,创作离不开回忆与联想:“宝轮寺钟声响起之时/风不停地吹/一直找寻的,真是我想要的吗”,若是离开那种情感的体验,诗人或作家的思想,就会在创作中发生偏差,生活中就会出现某些偏执,之后就容易出现固执。有了丰富与丰满的意境与文字形象,以及张力足现的语言,感动与被感动的一切,就在领悟与顿悟里了,当然生活不能总是菩提树。对于生活的体验与细致的扑捉或观察,青年诗人游书洋已做到这点。打动人与否,那还是欣赏者自己的本事了,那些文字若能在你的耳边或心灵短暂停留,才是值得玩味的:“是什么让我短暂停留/是什么萦绕耳边/是什么……/此刻,只有江水闪闪发亮”,能被记忆,还能像星光或江水那样的“闪闪发亮”,我想这就是诗歌与读者之间的共鸣,能引起共鸣的当然是好文字。

风吹过
秋雨将古镇夜色弄得破破烂烂的
脑海里那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一闪之后便隐去光芒,像古墓中的壁画
阳光
让鲜艳的颜色消逝
我只有将那些华美意象埋藏心底
千百年后有人开启
发现那场浩大秘密早已被江水带走……      ——游书洋的诗《光芒隐去》

诗人对自己故乡的深情,总有许多带不走的东西都想带走,即使远行,更是那样的怀想或牵挂。在那些深沉的爱里,总会有一些稀奇古怪的念头出现,总会有很多思与想发生:“阳光/让鲜艳的颜色消逝/我只有将那些华美意象埋藏心底/千百年后有人开启/发现那场浩大秘密早已被江水带走……”——游书洋的诗《光芒隐去》。
诗人在这里想自己是价值连城的珠宝或古董,被发现被挖掘,还像神谕一样的被开启,那些被江水带走的,不是泥沙,是闪闪发光的金子。诗的“分蘖式”叠加和磁性,由此形成强大的“集束力”,让诗人的“后缀语”有了递进和纵深的“场”,由此还会加强诗歌里更多的“神秘”色彩:“那些人影/仿佛又落在我以前经常徘徊的铁轨上/空寂的小路和广场铺满秋叶/总有一些时刻/像灯在雾中/照亮不经意间丢失的事物”——游书洋的诗《阴雨之后》。

太阳又露出脸来
将窗户外那条嘉陵江以及不远处的清水溪大桥
镀上一层金色
路上三三两两的人影晃在霞光里
我的目光穿过那江
那桥
那些人影
仿佛又落在我以前经常徘徊的铁轨上
空寂的小路和广场铺满秋叶
总有一些时刻
像灯在雾中
照亮不经意间丢失的事物          ——游书洋的诗《阴雨之后》

诗人在创作中,无时不刻不在行进中进行一种“寻思”的过程,这种“寻思与寻诗”,必定是在清晰的思维里完成又一次“星空弥漫”,在“弥漫的空间”里,其实是诗人总想完成和想要达到的诗歌意境,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联想空间,与非同一般的若即若离的客观“幻象”,当他有了这种空间的思维幻想与迷幻一般的幻象,诗人的思绪才会叫着万千思绪,有了这样的思绪万千,诗人才会发现清晨的旭日临窗,才会有更多的浮想联翩:“太阳又露出脸来/将窗户外那条嘉陵江以及不远处的清水溪大桥/镀上一层金色/路上三三两两的人影晃在霞光里/我的目光穿过那江/那桥”——游书洋的诗《阴雨之后》。场景与画面感,总会让诗歌在出现的很多时候更胜一筹,由此更能动人。
诗歌展现以“逝”与“迂回”,让饱满的情思在一种“盈缺”里,为我们展开了“一切皆有可能与有机可趁”的“不停地思想”里的“投影”与“暗影”或“暗流涌动”,那才是一种“魅惑”或动人的“挤压”之下的“共鸣”。
诗缘情。它道出的是诗与其他文学作品的本质区别。别林斯基曾论述过情与理的关系。他认为情与理是互为因果的统一关系。理即思想,任何思想都不是纯理性的,它包容着强烈的情感,情感的升华便产生思想。因此,情感愈是强烈或深刻,思想也就愈是鲜明突出。而新鲜与新奇的思想,必然包含着新颖的非同寻常的情感,有了这些深刻的领会,当然在创作中,诗歌之意境,就会自然而然地更加引人入胜,诱惑你读下去,也是在你想象不到的不经意间。
三人作品合集《蜕变的粉妆》即将出版,在此表示热烈的祝贺,三位诗人的诗歌作品,其风格是不一样的,其文字优势,也是各有千秋的。在这里,没必要去做过多的批评,有的只是更多的期望与鼓励。诗人是需要鼓励的,诗歌新人也是需要关注与提携的,说的很多,就是褒奖。那就是在诗歌的十字架上,去继续你们的无惧或无所畏惧,以及展现你们的一番激情与豪情,努力实现你们自己的理想,那才是真,也是诗歌的一大好事或盛事。

让诗歌的——火焰,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喷涌起来吧!


            作于2013年9月8日12:59:26嘉陵江畔堆金石(李哲夫)


祝贺三人作品合集《蜕变的粉妆》顺利出版,祝贺诗人西海、罗莫傲天和小龟大作问世,有喜欢的朋友可与作者联系邮购事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http://blog.sina.com.cn/hezefu(QQ:404567957  欢迎您支持论坛年选征稿、出版与论坛之诗歌选本邮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1719

帖子

459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92
沙发
发表于 2016-12-20 11:48:51 | 只看该作者
网络,为诗歌带来另一种繁荣的同时,也让这个虚拟的世界,更加的喧嚣起来,喝彩声,悲悯声,叹息声等等,层出不穷。而我更愿意看见的是它兴旺与繁荣的一面,诗人与诗人之间的见面,诗歌作品的交流更加的容易起来,彼此的靠近,相互的了解。诗人之间,对于诗歌的看法与见解,以及思想与观点的转变,由此体现出一种文化的进步。因此,我可以明确地说,网络的方便与快捷,让写作者或诗人的眼光也开阔与明亮起来。







欣赏佳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1322

帖子

320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05
板凳
发表于 2016-12-20 21:27:59 | 只看该作者
李老师  序写的真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1322

帖子

320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05
地板
发表于 2016-12-20 21:31:08 | 只看该作者
如临其境的赏析,让诗歌更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8

帖子

15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5
5#
发表于 2016-12-20 23:36:58 | 只看该作者
咱们的站长就是厉害,写的透彻,精准!收获珍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174

帖子

64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47
6#
发表于 2017-2-27 11:21:00 | 只看该作者
诗人是需要鼓励的,诗歌新人也是需要关注与提携的,说的很多,就是褒奖。那就是在诗歌的十字架上,去继续你们的无惧或无所畏惧,以及展现你们的一番激情与豪情,努力实现你们自己的理想,那才是真,也是诗歌的一大好事或盛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GMT+8, 2024-11-24 06:14 , Processed in 0.04779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