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伊斯马尔 于 2017-6-19 18:26 编辑
中国现代诗歌在曲折中走过百年历程。诗歌发展总是伴随社会发展而艰难前行。社会发展到今天,互联网加几乎统治了整个时代,也统治了诗歌传播。随着博客、微博、QQ、微信等的出现,写诗的人仿佛在一夜之间“爆棚”,而诗歌量更是以惊人速度生产,似乎出现了“全民写诗”的繁荣景象。这种情景下,褒者有之,贬者有之,观望者也有之。 互联网加的出现,使诗歌传播变得更加便捷。诗歌的质量不再由诗歌纸刊编辑定夺,只要会按鼠标,“我的诗歌我做主”,诗歌即刻就会在自媒体上发表,且几乎没有门槛;原本“阳春白雪”的诗歌一下子“大众化”了。有细心人作过统计,现在中国在网络上一年发表的诗歌量,已是全唐诗的若干倍。不仅如此,各种形式的诗歌评奖活动方兴未艾,奖金额越来越高;更有甚者,自己为自己设奖颁奖。微信公众号的出现,使诗歌生产和传播进一步加快。各种自媒体形式叠加,使诗歌创作进入空前“高涨”时期。 与此呈现巨大反差的,是官方显得异常冷静。官刊依然坚守自己阵地,像是自媒体旁观者,基本不涉猎网络;依然坚守自己办刊原则,以“高大上”为是。官网也持中立态度,不冷不热。最为明显的是,“学院派”与“草根派”依然对立,话语权依然掌握在“学院派”手中。同时,官方没有更多宣传与辅导动作,诗歌生产各行其是,诗歌评选也打上“商业”烙印。 其实在互联网加时代,已经为诗歌生产与传播开辟了全新路经。正是因为各种自媒体互动,才激发了民众诗歌创作热情,才造就了诗歌生产量扩张。这种扩张,实为经典诗歌的产生奠定了数量基础。可以设想,如果仅仅是少数“诗人”写诗而没有大众参与,那诗歌一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仅仅是官刊一条渠道传播,那丰富多彩的诗歌繁荣景象就不可能出现。互联网加时代也是商品经济时代,诗歌不可能超越时代。在繁荣文艺创作的今天,繁荣诗歌创作也需要考虑“商品”因素,当然并不是诗歌必须商品化。 应该说,互联网加的出现及自媒体的运用,已经给诗歌生产与传播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国家有关部门应当因势利导顺势推进。以多种形式开展诗歌创作知识的普及与提高活动,及时校正诗歌创作中缺陷与谬误;充分利用纸媒和互联网加,扩大诗歌出品渠道;开展多种形式评选活动,陆续结集出版优秀诗歌;英雄不问出处,不应歧视“草根”诗人,无论专业、业余诗人一律以质取诗;制定政策,鼓励民刊民网提高办刊办网质量,讲好“中国故事”,说好民族语言。 时代发展到今天,既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道路,也为繁荣诗歌创作开辟了道路。吹尽狂沙始到金。在人类诗歌创作与传播历史长河中,淘尽的一定是泥沙,而永存的则必然是黄金。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