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潮流s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38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原创近作:赶老家那集头

[复制链接]

6

主题

30

帖子

11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1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19 16:35: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蔡志杰【半坡】 于 2018-3-19 16:36 编辑

        老家人喜欢把那集,叫集头。赶那集就叫赶一次集头。集是被限定了时日的,有逢三六九的,也有安排在一四七的。这三六九或者一七四,意思就是:只要有这样一些数字的日子,就一定是集的日子。
        我爱赶集,却总不明白最初谁留下人的赶集,而今又是谁确定集的时日的。感受多的是,这是一项生活里的创举,佩服的是人家的本事。既令那看似普通的日子不再普通,有了担当,有了功用,还让那么多人听候命令,制造出日子的繁荣和热闹红火。
       集日就安排在小镇那条唯一的直筒子街道里头,只是那时人多。逢集时,太过拥挤,生意买卖也有被挤出街的时候。比如上街外有牲口市场,下街头则是粮食交易市口。那些个卖熟食小吃的,就被挤在一边的灰渣峁子上头。还有那些卖猪卖鸡,提蛋的,卖筐的,就乖乖撵了牲口市场走。
       街是东西走向,人是东西南三条大路。街道不宽,也就两三丈宽吧。两边是砖石结构的窑洞居多,有廊有檐有立柱的覆了瓦的房子不多。但有,也出自上祖时的人修。那些窑洞大多年久失修。窑顶上有黄蒿野草,摇弋在日子里头。看不完的苍桑感,脱不尽的岁月带给古镇的破落和陈旧。所谓繁荣,所谓红火,也就是红火了那些个接踵摩肩,人头涌动的人多景况。现在是车多到道路填堵,过去是人多到没法穿行走路。
        记得我小时候,手里捏钱不多。也就三二毛钱,也是跟大人要来的。买个本本,夹一支铅笔。想出街回村,路却被堵。街道不宽,加上走车,街又兼做了唯一的马路。于是,车被人档,人也无法再挤出憋车的那处。走又走不出,飞又不长翅膀,于是,转在那拐拐巷巷里头,看那里出现了川地,那里就是出口。
        至于街上的货物,也比较单一。数量不多。大多出自自产,或手工加工。就连那时的供销社,说是货物多,和今天的普通超市比,也是小巫见大巫了。以至,我初次进那大超市,见那种类的繁多,货品的堆山程度,以为把全国的商品摆在一处了呢!
        现在的小镇还在,集头还在,只是当年转街道的,除了作古不在者外,就是活下来的那些,也都如寻食觅草的飞鸟,作了四散而求居了。尽管是街宽了,楼多了。货物繁多了,市场却再也不能繁荣起来了。集市是再也找不出一点热闹红火感觉了。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社会越来越好了,生活越来越富了,街道却越来越冷清起来了。集日也是大胖子瘦身,成苗条淑女了。
       邻居小五说:“现在的集,没个赶头了。你瞅瞅看,满街能有几个人?”真的,要让集日再热闹红火,需要人。赶集,就是个说人的事情。没多少人了,就没多少集的感觉了。
        远了,那些个车水马龙,人像溜麻绳头一样的赶集情景。远了,那些熏烟搭火,青烟辽绕的卖熟食峁子上的情景。远了,那些人喊马嘶,熙熙攘攘的牲口市场。还有那些过街难行,不得不穿墙过巷的日子。都被时光带走后,淹没在了历史走过的记忆里头了。
         我的那些个记忆,我赶过的那些个集头。

蔡志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8

主题

4241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546
沙发
发表于 2018-3-19 16:58:43 | 只看该作者
真实的描写出老家的集日,让读者了解到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30

帖子

11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14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8-3-29 16:33:5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秋月枫老师回帖,问老师安。
蔡志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GMT+8, 2024-11-22 10:57 , Processed in 0.04987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