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潮流s

标题: 诗人:一个不应当被神秘化的概念 [打印本页]

作者: 伊斯马尔    时间: 2017-6-19 18:15
标题: 诗人:一个不应当被神秘化的概念
本帖最后由 伊斯马尔 于 2017-6-19 18:18 编辑

诗人:一个不应当被神秘化的概念
/伊斯马尔


    如果不是掩耳盗铃,那么就应当公开承认,中国当代诗歌创作已进入一个实实在在的“黄金时期”。在新媒体助推下,诗歌生产的数量和传播速度已达到令人感叹的地步。同时“写诗的人”在逐步扩大,已突破一千万。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是中国诗歌的一次崛起,那么在当下用“又一次崛起”或“繁荣”来形容并不过分。然而在诗学界,有人是不承认这个事实的,认为是诗歌患上了“热病”且“病的不轻”。与此相应的是,认为“写诗的人”不一定就是“诗人”。“诗人”应是写诗人中的“精英”。坦率地说,这种观点是把“诗人”这个“身份”和诗歌创作神秘化了,把诗人和诗歌绑架在了一个危险悬崖上。随着商品生产发展和社会分工扩大,出现了各种文学意识形态,诗歌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从诗歌发展史看,诗歌的产生并不神秘,也不深奥,而在当代则更加日益大众化了。说“写诗的人”不一定就是“诗人”,那是什么人?业余爱好?消磨时光?胡思乱写?涂鸦?如果这样界定,那么演戏的人就不一定是演员,参加体育比赛的人就不一定是运动员。刘欢是大学教授,你能说他不是演员不是歌唱家?车延高原是武汉市委常委纪委书记,他的诗歌获得过鲁迅文学奖,你能说他不是诗人?说“写诗的人”不一定是诗人,其实是把诗人的特性、多元性与写诗人的身份、成果、状态等混为一谈,这既不符合历史也不符合逻辑,更不符合当代现实。是一种悖论。
    事实上,当今中国完全靠写诗吃饭的人几乎没有,即使一些著名诗人也有自己的“主业”或“第二职业”。这是当下中国诗歌创作的特质。这种境况下,写诗人几乎是凭着热情和爱好在从事创作活动。我所知道的许多诗歌网站、微信平台、民刊等,创办人都是非盈利性的,有的甚至亏损经营。这些人不是专业作家,不是“职业”诗人,他们更多的是对诗歌的崇拜。对这种普遍现象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是自恋更是自虐。话说回来。说“写诗的人”是诗人,只是一个一般概念,就像演员中既有老戏骨、小鲜肉、也有跑龙套的一样,诗人也是多元的。粗略划分一下不难发现,写诗的人或诗人队伍也是呈金字塔型。塔底当然是庞大的民间诗人,包括绝大部分网络诗人、地方诗人、女性诗人、打工诗人、学生诗人等等(这只是笼统说法,并不一定科学);塔中是一些专业、半专业(包括所谓的“学院派”和诗歌写作、批评、研究、编辑出版等)诗歌创作人员;塔尖自然就剩下为数极少的“名家”了。这就是当下中国诗歌创作队伍生态。客观地说,中国诗歌发展离不开“名家”、“精英”。某种意义上讲,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这些“名家”、“精英”总是起着标杆和引领作用,没有他们中国诗歌史将无法续写。但是不要忘了,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没有众多所谓“民间诗人”、“草根诗人”、“野路子诗人”等的广泛参与与推波助澜,中国诗歌必死无疑!
    诗人并不神秘,诗歌也不神秘。无论是专业的还是业余诗人,都应把主要精力放在诗歌创作上(既然你选择了写诗)。只要创作出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心灵的伟大作品,无论“出身”如何,都是值得褒奖和铭记的!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


作者: 李哲夫    时间: 2017-6-19 22:27
事实上,当今中国完全靠写诗吃饭的人几乎没有,即使一些著名诗人也有自己的“主业”或“第二职业”。这是当下中国诗歌创作的特质。这种境况下,写诗人几乎是凭着热情和爱好在从事创作活动。我所知道的许多诗歌网站、微信平台、民刊等,创办人都是非盈利性的,有的甚至亏损经营。
作者: 伊斯马尔    时间: 2017-6-20 18:34
李哲夫 发表于 2017-6-19 22:27
事实上,当今中国完全靠写诗吃饭的人几乎没有,即使一些著名诗人也有自己的“主业”或“第二职业”。这是当 ...

谢谢哲夫站长鼓励!远握!遥祝!




欢迎光临 诗潮流s (http://shichaoliulunt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